“上面是電磁板發電,下面是農作物種植。” 牟定縣利用有家村委會閑置的土地在頂部空間安裝太陽能電池板,太陽能電池板下種植農作物,發電、種植兩不誤,實現一地多用,讓土地增值,這是牟定縣建成的首個“農光互補”項目。縣發改局局長何光明說,牟定縣有家20兆瓦農業光伏電站項目用地509.82畝,投資1.77億元,整個項目區分為南片區、北片區和長沖三個片區,工程采用250型多晶硅光伏組件覆蓋在光伏大棚頂面,大棚采用熱浸鍍鋅鋼制骨架,一畝地上的產能,相當于傳統農業5畝地的產能。相比火力發電,該項目每年還可減少30000多噸二氧化碳和2000多噸二氧化硫的排放。項目去年6月建成投產,目前發電量達 2300多萬千瓦。今年,經過多方考察試驗,引進牟定民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種植菌類作物,發展林下經濟,成為一個集光伏發電、生態農業于一體的綜合生態環保工程。
牟定縣“農光互補”項目的建成,為全縣利用新能源,深化節能減排工作找到了一條綠色生態之路,起到了很好的清潔能源示范作用。“一地多用、立體開發、循環發展、多方共贏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。牟定縣將太陽能發電與農業種植有機結合,實現了電力和農業雙創收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。”何光明說,牟定縣今后將繼續做好光伏電站綜合開發,引領當地群眾脫貧奔小康。